野球孩子最新預告

 

台北電影節時就有聽聞這部紀錄片
今天中午公視播出我才有幸欣賞到這部我很想看的片子。

當然,聽到片子的片名就會讓我眼睛一亮(笑)

我也知道台灣基層棒球一直以來都有所謂的困境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錄花蓮富源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組成的少棒隊挑戰全國少棒大賽的運動紀錄片《野球孩子》,無論是紀錄主題、對象、還是經過大刀闊斧從兩年三百卷袋子中剪接整理出來的影片架構,都與幾年前紀錄花蓮美崙國中足球校隊的《奇蹟的夏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相較於《奇蹟的夏天》的花俏煽情,《野球孩子》無論是側記球員間的親暱默契、個別球員背後的家庭所牽引的相關社會教育性議題、還是片子本身所呈現出來的完成度與節奏感,都是更為全面性而深具力道的。必須注意的是,這兩部運動勵志紀錄片同樣以充滿戲劇性張力的剪輯與調度,去呈現被紀錄者畢業前夕最重要的一場比賽前後種種,並藉由賽事之後高年級隊友立即面臨畢業的階段性壓力(告別少棒球員身份),讓那帶著遺憾的賽果,從單純的分數獎牌被拉抬到一股無可名狀的生命經驗層次,隱隱成為這群球員們成長意義上的一個轉捩點。《野球孩子》短短不到兩小時的片長,原來既是少棒球員身份倒數時日的精密壓縮,也是少棒隊員稍縱即逝的童年留影。時間,不留情面地逼使他們向過去道別。當鏡頭對準新來乍到的菜鳥球員,我們才恍然明白,新的一輪循環,正在開展。
 
這部質樸動人的紀錄片,在本屆台北電影節特映過一場,然後八月十七日12:30在公視首播。很可惜沒搭上奧運熱,不然這個月實在是登上院線的最佳時機呀!不過我必須抱怨一下,這支預告剪得太甜太俗太簡單了點,《野球孩子》其實在層次上比《翻滾吧男孩》、《奇蹟的夏天》更要廣闊微妙許多。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seball Boys [Yeqiu Haizi, 野球孩子]. Dir. SHEN Ko-shang [沈可尚], LIAO Ching-Yao [廖敬堯]. Perf. youth league baseball team of Fuyuan Elementary School [富源國小棒球隊] in Hualien, their parents, their coach. PTS [公共電視]: 2008.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successful documentaries like Jump! Boys [whose director Lin Yu-Hsien was in attendance at this sold-out screening], directors Shen and Liao follow a baseball team consist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ostly aboriginal boys, from Fuyuan Elementary School. These fifth and sixth grade boys, just on the cusp of adolescence, are prepared to give their all at the annual youth league playoffs.

What's surprising about this documentary is how quickly the boys were defeated. It's a documentary that lacks the kind of climactic victory or dramatic moments that push its audience over the edge. To be frank, the lack of suspense dampens the narrative drive and entertainment value that I think a lot of audience members might have been expecting from this film. It is, nonetheless, a brave way to tell the story. The directors focus not on victories, but instead invite the viewer to consider the challenges, these boys'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and how they will eventually change, and consider even how they might confront mediocrity in a mature, healthy way. A focus on the "ordinary" is actually quite unusual in documentaries like this. The directors did turn the camera on the boys' schoolwork, their family lives, their interactions as friends. Yet perhaps more could have been done to show their lives in Hualien (though, as one of the directors was saying, life in Hualien is about "好山好水, 但是非常無聊" -- beautiful scenery, but very boring). Ultimately, the ability to admit defeat, the resistance to making victory the only acceptable conclusion is what makes this documentary special.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攝影機後面,拍攝這群孩子最大的焦慮是:自己的不夠感性,常常無法去感應孩子所要傳達的訊息。
<野球孩子>拍攝的難題不在於技術上的掌控,更困難的是拍攝心態的調整,或者是說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掙扎,而感性成為最大的門檻。
記得拿起攝影機時,最常懸宕腦中的疑惑是:我在拍誰?我為什麼要拍他?我在拍他的什麼?我有拍到嗎?…我把這孩子拍得忠實而誠懇嗎?

這個疑惑到現在,離開花蓮富源一年後,還是會經常想起。
另一個曾經出現的困擾是關於:熱血棒球。在拍攝初期,這個問題經常在腦中閃現。不夠熱血,是角色的問題嗎?還是自己技法不足的問題?還是我們太習慣運動帶來的熱血激昂?仔細回想自己的童年生活裡,好像也沒太熱血。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月初,在部落格寫下來看場電影吧!《野球孩子》Baseball Boys後,就一直期待著22日的到來,當天下午四點過沒多久就抵達西門町的新光影城,準備欣賞2008台北電影節我最想看的一部片子-《野球孩子》

剛到就發現已經大排長龍,人群從四樓延伸到二樓,好位子看來已經無望,由於知道不只是拍攝的沈可尚、廖敬堯導演和工作人員,連主角「前」
富源國小棒球隊與教練張茂三都會蒞臨,因此直奔四樓看看能不能目睹這些「明星」的風采,果其不然,記者會已經開始,媒體正在拍照。

導演和小球員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躲在攝影機後面的孩子,他們看見了什麼?

<野球孩子>選擇拍攝的方式和心情,像是逐格珍貴的生態紀錄片,為了等待雛鳥第一次離巢學飛的片刻,必須耐心地屏息守候。很多時候會有個錯覺,鏡頭裡的孩子們,變成了一群猴子,他們會像猴兄弟般,互擠臉上粉刺、安撫彼此。

如果說生態紀錄片捕捉的是動物生存本能裡的生命力展現,那<野球孩子>守候的應該就是稍縱即逝的「童年影子」。那個影子裡頭,包括許多自己對於孩童時的殘存記憶,和大家共同的童年情懷。因為透過攝影機看見似曾相識的童年,所以下了決心,去努力守候那個短暫的吉光片羽。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我們都有過一段時間,看著黑板上的直式數學程式想著等等下課要先去佔球場;曾經我們都有過一段時間,跟隔壁鄰居相約到廟前的廣場或是河堤的空地,用磚頭當壘包,網球當棒球玩了一整個下午;曾經我們都有過一段時間,騎著因為腳不夠長只好站著騎的哥哥的腳踏車,跟堂兄弟在村子裏的小巷裡穿梭追逐;曾經,教室裡的大鐘分針永遠停在59分,曾經,秉住呼吸站在壘包上等著向前衝刺的那一刻是那麼的具有英雄使命感…

 
故事開始於從花蓮縣瑞穗鄉雲朵渺渺山腳下的教室裡傳來的一陣孩童嘻笑聲,害羞的男生女生對著黑板上的睪丸示意圖開始一陣竊竊私語的討論,教室內這群即將告別童年邁向青年的男孩們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花蓮縣富源國小棒球隊的隊員。
 
球隊教練不僅要管練球,還得照顧孩子們身體和功課,嚴厲的教練讓這群六年級的一軍與五年級的二軍個個都不敢怠惰。面對著即將來臨的全國大賽,英勇的隊長阿偉,愛嬉鬧的啟文,不愛讀書的凱文,伸張正義的馬志恩還有球隊裡的小朋友們都對即將來臨的球賽充滿了期待…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去看野球孩子首先謝謝網友給我的票><太感動啦
五月初去看全國少棒錦標賽的時候,

就發現富源小孩的旁邊always都有攝影機在旁「伺候」
當時星光幫盧學叡還有到現場去,但是這跟『野球孩子』沒有相關說~ 

他們當時拍的是偶像劇!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就是主角們,在片子除了可以看到他們帥勁的球技,還有生活的點滴喔



楊聖偉-
球隊隊長,些許青春痘的臉上總是掛著嚴肅的表情。他球技最好,是球員們的偶像。他要負責球隊大大小小近二十個球員,教練宣佈的事,全隊沒做好,他就倒楣。也許是不容出錯的壓力,讓他個性寡言,眼神帶著警覺。在日本行前的餐會上,他大哭一場,或許是初任隊長壓力太大,讓他這樣發洩出來。卸下隊長的身分,平時又能看到他愛搞笑的一面。單親家庭,常為他擔心的媽媽,為了不讓他分心,會偷偷躲在角落看他比賽。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圖:花蓮富源張茂三教練。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台灣棒球的未來在哪裡?在於中職的興盛?在於奧運金牌?還是在於旅外選手學成歸國?我以為,這兩個都不能算是對於台灣棒球未來的正確解答。

上週四收到棒球邦的電子郵件,告訴我有場免費的電影試片會可以參加,題材是台灣少棒的紀錄片,當時雖然覺得紀錄片性質的東西沒啥好看的,但還是回信告知說我會去參加這場試片。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可尚

每進行一個新的紀錄片拍攝計劃;就像又一次開啟對這個世界重新學習的經驗。「野球孩子」尤其是。
當我們都太習慣以攝影機之尊;以作者說故事之尊去詮釋議題;或用影像的技法形式來限制觀眾和角色的溝通頻率時。一個不小心,被紀錄對象的生命原味,變成被加工的罐頭,貼了標籤;調了味;還有賞味期限。
「野球孩子」不太一樣。
漫長的拍攝剪接過程中,我常常有一種錯覺,是這群可愛的孩子和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在當導演。他們自在地;毫無保留地在我們面前把生命的瑣碎一一展開,指導我們該看什麼;感受什麼;並且決定用什麼方法紀錄下來。我們做的事很單純,決定在哪兒等待;等待誰;然後用開始等待…
所以,這個有關於童年結束前,最後一段美好無比時光的故事。我確信是許多人共同書寫出來的。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