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孩子最新預告

 

目前分類:野球內幕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374488244.jpg 

訪問、整理/林木材、Kite

木:關於《野球孩子》,放映週報先前有做過很棒的訪問了,這次主要就針對其他的部分進行訪問。我想先請導演先談談開拍《野球孩子》時的前置作業是如何進行的。

沈:前置作業一開始焦點不明,因為同是棒球這個主題裡有這麼多東西可以拍。後來開過幾次會討論方向。最後結果是,我覺得「少棒」是我比較感興趣的,畢竟從一開始我就不是很想討論所謂的「棒球」議題。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個段落並不是整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但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會記起我們這部紀錄片到底要拍什麼。從前往花蓮的第一天,我就告訴自己,我們不要拍《翻滾吧,男孩》或《奇蹟的夏天》,也不想談論教育、原住民、國家體育政策或棒球歷史等議題,那些留給電視上諸多新聞雜誌去做深度報導就好了。

 

一般來說,棒球隊員經過嚴格的訓練,好不容易要上戰場了,展現出來的應該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態勢,並且配上鏗鏘有力或山雨欲來的音樂。然而,兩位導演非常清楚我們這部片要表達什麼。54隊來自全國各地的好手齊聚在大操場的開幕式並沒有像張藝謀或賴聲川所策劃的高度藝術或體能極限的精準展現,反而,一張張孩子的臉的特寫只是東張西望、不知所措、無所謂、甚至毫無紀律。畢竟,他們是群孩子,熱血與英雄並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換個角度來看,參加全國棒球比賽,為何不能只是另一場遠足。我常在想,棒球做為國球,這些小球員都背負了太重的包袱,國人把輸贏看得太重。「讓我們來打球吧」的英文是let's play. 我始終覺得,「玩」,才是一切運動形式與規則的初衷,如果不好玩,再多的成就也只是虛偽、矯情與功利。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用劇情片的概念回頭看野球孩子這部紀錄片它其實是用七八十個獨立場次」來串成一部「」。雖然是真實素材,但我們仍運用了剪輯的特性來編排故事走向,和製造觀影的懸念或情緒。

 

   而究竟在這麼龐大的素材中,什麼樣的片段會被留下,什麼樣的片段會被忍痛割捨,其實的確有作者自己內心的觀點存在,而這些觀點就塑造了最後觀眾進入電影的路徑,有點像路標;也有點像導遊。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喜歡馬志恩媽媽的手,豐腴、溫暖、揮趕飛蠅、拉上被子、堅固呵護自己的孩子。這雙手一直讓我用力回想:自己和媽媽的關係,什麼時候開始不再牽媽媽的手?因為一心想長大;什麼時候開始和媽媽疏遠?因為年少的叛逆;什麼時候又開始惦記起那雙厚實溫暖的手?再次牽起媽媽的手。

 

那一天的拍攝,馬媽媽娓娓道來懷中孩子的願望,沒有道理的,攝影機卻被母親的手吸引住,一個平凡的舉動,其實滿載了一位母親厚實堅固的愛。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948.JPG

 

對純藝術的著迷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片 096.jpg

八月某日中午,師大附近的咖啡廳,我專訪了《野球孩子》的另一位導演廖敬堯,個性恬淡寧靜的他帶領我們一窺《野球孩子》的另一個面向。

 

廖敬堯 × 沈可尚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950.JPG 


 

訪談過程中,筆者從自身的學習背景(電影理論與影像思考)出發,好奇地提問對於一名專業的影像工作者來說,他會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與理論之間的關聯性。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947.JPG

 

◎    沈可尚與紀錄片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DSC03952.JPG

攝/文   鍾岳明

 

一家具有濃厚六零年代氛圍的咖啡廳,佐著Bob Dylan滄桑老成的嗓音,我和《野球孩子》導演沈可尚在這充滿懷舊感的場所,聊著關於童年記憶、關於年少夢想和關於真正「野球精神」的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數學」對很多人來說,幾乎佔了童年與青春的許多時間,凱文也是。

凱文是個十分自在的孩子,他面對攝影機的方式,直視我們的眼神總是耐人尋味。有時充滿驕傲;有時展露輕蔑;有時溫暖友善;有時像是他的隔壁桌同學,那般熟識,沒有距離。

某日的課後時間,凱文的同班女同學教他做數學功課。女孩很有耐性地逐題講解,男孩則看似專心,卻又不太靈光,常常一個簡單的減法,會讓他呆滯許久。那時候的凱文到底在想什麼?別人在吃糖,自己卻受困在數學難題裡;好想放學和大家一起練棒球;那位正在身旁教他功課的女同學(是不是暗戀我);還是他真的在努力做著數學減法?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颱風天,玩樂天
7月25日(二)      天氣:陰雨
 
今天大概是有史以來跟小朋友豁得最開心的一天。拜這個颱風假所賜,馬志恩、林孟旋、李啟文、吳承穎玩了一天,我們也跟著玩了一天。整個早上他們在打美國職棒的PS2,下午加入陳育軒、廖祥鈺等瑞穗幫的,大夥一起在瑞穗的部落活動中心分隊玩起棒球比賽,一個不算太大的廣場,自己畫本壘版,再界定一、二、三壘,畚箕把手當球棒球很簡單,報紙揉一揉用膠帶纏一下就成了,不分學長學弟,也沒有教練在旁嚴厲看管,每個人都樂在其中,氣氛實在歡樂到不行,四年級的學弟都可以在捕手後面當裁判,帥氣地比出out的手勢,得意的咧!結束後,大家就排排坐在路旁吃冰棒,享受著沁涼和流汗後的快感。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剪接期間,拼湊<野球孩子>角色與故事樣貌的過程,很像是仔細端詳一張張靜照。在拍照的時候,你常常沒有把握它最後會是如何,直到沖洗了的底片,才有了懊悔、溫暖、甘甜、苦澀的各種回味。
 
三百卷帶子、三百個日子,那是一個全然不同的剪接經驗和挑戰。很多時候,必須安靜地、反覆地看著、聽著電腦螢幕前的每個孩子與大人,然後努力地揣摩他們拍攝當時的心境,他們在鏡頭前到底呈現了什麼?
 
有時開心、有時惆悵、有時孤單、有時憐惜、有時瘋狂、有時煩悶、有時感傷。真實世界裡的孩子情緒瞬息萬變,他們可以前一秒爭吵,下一秒就一起玩鬧,孩子的處世邏輯,基本上不會太複雜,但往往深刻動人。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子開拍前我用了快三年的單色螢幕老手機壞了

挺心疼覺得它陪我渡過上一部紀錄片「賽鴿風雲」的整個拍片過程,對它充滿感情。但不得已,還是換了一隻新的白色手機。

漂漂亮亮的彩色螢幕;可以拍照;還有一大堆我從來不會去用的功能。對我來說,沒差。手機就是拿來接電話打電話和儲存電話號碼的一個隨身物品。

放進每次拍片隨身攜帶的腰包,下花蓮拍片去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聖偉,大家都叫他「阿偉」。阿偉是棒球隊的隊長,球技最好,也是球隊的英雄人物。但他卻是個極為低調、冷靜、規律的小孩,應是某種早熟,或是背負超齡責任的關係。

每次面對阿偉時,從他的眼角中,總會感受到一點拘謹、一點困惑、一點孤單。簡單地說,很多時候的阿偉,很ㄍㄧㄥ,不太像個小孩。

阿偉跟阿媽住在一起,房子的前面有個寬闊的院子,然後院子被簡單的塑膠網給圍繞起來。阿偉待在家裡,除了寫功課、看電視外,最常做的事,就是一個人在院子裡丟丟球,打打瓶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回在學校練完球,跟著啟文回家,除了啟文的阿公阿媽外,迎接我們的總是少不了啟文的弟弟:啟明。
時間久了,慢慢會發現其實他們倆兄弟不怎麼「兄友弟恭」。啟明喜歡黏著哥哥,啟文則常常逗弄弟弟,甚至不太理睬,好像早就習慣老是跟在一旁的啟明。但是很多時候沒有弟弟跟在身邊又不對勁,比如一起寫作業、逛夜市、院子打瓶蓋、看球賽轉播、睡覺…。

有一天晚上,我們待在啟文家裡,倆兄弟忙碌了一陣後,終於做好睡覺前的準備。於是我們待在一旁安靜地等著倆兄弟的睡意降臨,時間一刻刻地過去,倆兄弟似乎精神還很不錯,於是開始說著一句句無俚頭的話,從打火機、按摩,到數字猜謎;從用腳互踢棉被,到用手掀開對方被子…,就這樣又過了一個多鐘頭。
在一陣忙亂後,倆兄弟終於睡著了。那是倆張格外安心、熟睡香甜的臉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比賽後的某個假日,球隊沒練球,我們去找馬志恩。見到他時,馬志恩似乎不想讓我們整天待在他家,又有點想盡地主之誼,於是他跟我們聊到:他常到溪邊和爸爸、哥哥釣魚的事。

所以我們就這麼出發了。前往馬志恩放假常去的溪邊。富源的馬蘭鉤溪。
一如往常,我們陪著馬志恩,然後開始等待。看著馬志恩一個黝黑的身影,不斷在湍流不止的溪裡來回踱步。一陣子後,也許他自己開始覺得無聊,或是靈光一閃,馬志恩突然撿起小石塊,站在巨大的橋墩下,默默地、用力地,刻劃出一條條直線。乍看之下,並不清楚他刻出的圖樣,直到他填上了1到9的數字,我們也才恍然:馬志恩在巨大的橋墩上刻了個「九宮格」。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去年的現在,我開始參與了艱難的野球孩子後製工作,
     面對兩位龜毛導演、300卷不時會出問題的拍攝帶、偶爾就鬧脾氣的器材設備、因後製時間拖
    
太長苦不堪言的協力廠商、還有公視三不五時"關心"進度的電話,居然就這樣也過了一年....

     我想,我應該是所有人裡面,從頭到尾看過這支片最多次的一個人(導演們應該都是一直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