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3947.JPG

 

◎    沈可尚與紀錄片

 

導演沈可尚從很小的時候,就對電影產生了興趣,也是台灣各大小影展的常客,他坦承起初最愛的還是劇情片,尤其歐洲的藝術電影,像是費里尼(Fredrico Fellini)、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格林納威(Peter Grennaway)、賈曼(Derek Jarman)等大師級導演的電影。

 

後來與紀錄片的初次接觸,其實是在大學的課堂上,從課堂上的學習,他漸漸體悟到紀錄片是淬煉了一個人生命中的瑣碎,從瑣碎中看到的人性,有時候比劇情片還要更戲劇化。同時,他也對傳統印象中的紀錄片做出了反思,這些紀錄片習慣於從導演自身的觀點的出發,並且被「議題」所圍繞,因此總是過於嚴肅、或帶有強烈的訴求與政治性。

 

於是,他從早期的短片、實驗電影等形式逐漸跨足紀錄片類型,他利用作廣告導演時累積的金錢支撐紀錄片的創作,並試圖賦予紀錄片不同的風貌。在一次機會中,兼具國際性、娛樂性、知性等特色的「國家地理頻道」舉辦紀錄片徵件,於是沈可尚的劇本提案從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地理頻道」的青睞。作為一個跨國姓的大型傳播媒體,「國家地理頻道」並沒有預設或框限導演的拍攝手法,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影片必須接近群眾,因此,讓沈可尚學習到拍攝一部紀錄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觀眾看懂。

 

沈可尚在2006年的紀錄片作品《賽鴿風雲》,就是首批由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監製的臺灣紀錄片,獲得同時在全球一百六十個國家播映的殊榮,在獎項方面除入圍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之外,也獲得金鐘獎最佳攝影提名,並榮獲金鐘獎非戲劇類的最佳導演。拍攝《賽鴿風雲》時,沈可尚把自己丟到陌生的中部地區自生自滅,並學習真正的獨立自主,磨練原本很不靈光的台語,這個受苦的經驗讓他開始愛上了紀錄片。

 

 

《野球孩子》與紀錄片

 

這些拍攝紀錄片時所累積的雄厚經驗與實力,讓沈可尚在拍攝《野球孩子》之初就決定了「不要訪問、不要旁白、不要熱血、不要議題、只要展現『童年』」的走向,他決定把紀錄片當作劇情片來拍,因為真實的生活往往比劇情片還要更戲劇化,這是導演的堅持與執著所在,也是《野球孩子》與其他紀錄片最大的分野,更是《野球孩子》的迷人之處。

 

因此,《野球孩子》是在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狀態下拍攝的,任何人就連導演自己也不知道,這部片最後會呈現出怎樣的面貌,也無法確定每一段影片是否都能被採用。於是在400多小時的毛片中,扣除了紀錄全國少棒比賽的實況紀錄,還有300多小時的素材,但最終卻只剪出了90分鐘左右的電影菁華。

 

一段生活化的拍攝過程、一種劇情式的表現手法、一種堅持讓觀眾理解並融入的態度,最終造就了一部極具生命力的電影──《野球孩子》。

 

(待續)

 

 攝/文   鍾岳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