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孩子》留下如沈甸甸小石頭的回憶

面 對八八惡水造成對台灣的重創,沈可尚和戴立忍導演明顯心情受到影響。戴導說:「希望全台灣可以秉持《不能沒有你》片裡傳遞的愛、執著和希望,勇敢地走下 去。」沈導演更是紅了眼筐哽咽,不捨惡水對於台灣的蹂躪。兩位導演的片子《野球孩子》和《不能沒有你》,看完能讓觀眾謙卑而充滿希望地活下去。


   八月國片最讓筆者感動的兩部國片,其一是沈可尚導演的《野球孩子》,原因很簡單:它是個單純的棒球築夢故事。簡單、質樸,用鏡頭節制地記錄了花蓮富源國小棒球隊平日練習、參加比賽的過程。

        電影一開始不久,我們隨著鏡頭進入富源國小的教室,老師在上小朋友最感興趣的健康教育,同學們好奇之餘,忍不住哈哈大笑。明亮的眼睛倒映俏皮的心。另一堂 數學課,原住民小朋友馬志恩吃力地算數,同班女生即使有耐性,也被搞到不耐煩。許多畫面,讓筆者想到《童年》這首歌。同學躺在產業道路上暢談自己的夢想, 在河裡對著自己畫的九宮格投球,和鄰居小朋友聊著昨天洋基隊posada的打擊,在浴室玩耍、用蓮蓬頭互噴水...「夢想」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而言,是 無所畏懼、而且近在咫尺的。在某些小孩的心目中,棒球,肯定是生活的全部。

      《野球孩子》除了詳實地記錄棒球隊孩子的學校生活外,也記錄了他們為了打全國少棒賽所做的努力。教練是個既威嚴、又一板一眼的人。他把理想化成對孩子的嚴 格要求和叮嚀。棒球隊孩子在他的領軍下,勤練基本動作;到了比賽前兩週的特訓,更是要求大夥兒上下一心,為了團隊,連感冒都不行。

         比賽終於來臨,棒球隊在家鄉長老的祈福下,浩浩蕩蕩往冠軍的夢想前進。小朋友在寢室裡認真研究比賽晉級制度、對方球員資料,也因連日準備的壓力,小衝突不 斷。鏡頭特別帶到球員父母對小朋友打棒球的想法,觀眾也見到原著民的樂天知命和善良。大家對於孩子能參加棒球隊與有榮焉,雖然沒有明說,但父母的嘴裡說得 盡是小朋友打棒球的趣事和小孩的童言童語。相信對許多原住民而言,球類運動是人生可以一試的目標夢想。

         比賽上下一心,一同前往的啦啦隊和球員都發揮互相鼓舞的精神,豪邁地唱著原住民的歌曲激勵士氣,觀眾也隨著澎湃的情緒和輸贏起伏,緊盯著比賽看,贏了高 興,輸了難過。全國少棒比賽結果雖然不盡理想,但,相信這個共同努力的過程,就像是畢業典禮上哭得唏瀝嘩啦的畢業生們,值得一輩子甜蜜回憶。教練接受訪問 時,語重心長地表示,希望自己到美國學習棒球的專業,也希望已打進世界少棒賽為終極目標的他,能有發揮的空間,好好栽培更多小孩。

        《野球孩子》這部紀錄片,將會是他們長大後最難忘懷的《童年記趣》。夢想奮鬥的故事,傳遞無比的愛和希望。每個人都有夢想的權利,但,唯有曾經努力,才能體會夢想實現的甜蜜。《野球孩子》,不僅鼓勵大家勇敢築夢,也勉勵大家踏實築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