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孩子最新預告
- Jul 28 Tue 2009 11:11
【新聞】《野球孩子》令人感動,立法院行政院同台支持啦!!
- Jul 28 Tue 2009 10:58
【新聞】《野球孩子》入圍瑞士國際影展!!記者會上邱正雄感性發言!!!
- Jul 28 Tue 2009 10:44
【新聞】《野球孩子》記者會亮麗豋場,三度登上中央社新聞啦!!!
野球孩子8月上映 導演製片宣傳
「野球孩子」27日於六福皇宮舉辦電影發行記者會,導演廖敬堯(左起)、沈可尚、製片黃茂昌出席宣傳,期望大家一同為棒球和國片努力。中央社記者陳昭妤攝 98年7月27日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727/1964818.html
野球孩子出招 邱正雄曾永權支持
- Jul 28 Tue 2009 10:36
【新聞】「野球孩子」紀錄原住民孩子追求棒球夢-「中廣新聞網」
2009/07/27 18:10
歷時三年多的拍攝,一部敘述國球「棒球」的紀錄片即將在八月中上映,這部紀錄花蓮「富源國小」原住民小朋友追尋棒球夢的電影-「野球孩子」,讓觀眾看到我國棒球選手從小的養成故事。(劉映蘭報導) 我國青少棒參與今年8月15號世界青少棒錦標賽(IBA)開打的前夕,一部血淚交織、激勵人心的電影「野球孩子」上映,這部紀錄花蓮富源國小原住民小朋友追求棒球夢的故事,猶如我國棒球選手從小成長的縮影,富源國小校長黃信龍說:「其實我們也看不出來小孩子以後一定能當國手、當選手,只是給孩子一個機會,給他一個美好的童年。」 上映記者會中,導演之一的廖敬堯也談到,從這群孩子身上看到台灣人永不放棄的精神,「這部電影不只講棒球,也講因為棒球這群孩子聚在一起,一起搞笑、一起玩樂,甚至一起打架,一起克服困難,一起參加比賽...。」 本片在華南金控的贊助下,雖然是紀錄片,卻從8月14號起上院線播放,讓國人能進戲院找回對棒球的感動。
|
- Jul 28 Tue 2009 01:06
【新聞】紀錄片野球孩子 歐洲觀眾看得到-「中央社」
- Jul 27 Mon 2009 14:05
【轉貼】韃閥聲中被遺忘的野球精神─專訪《野球孩子》導演沈可尚
文/李昭陽
圖片提供/公共電視
「……這是什麼?」課堂內一個看不見面孔的老師在黑板前問道,小學生帶點天真的語調回答:「大象……」各自笑成一團;「睪丸有無生出來只有一個的啊?……」老師繼續以平順正經的語氣問道,小學生答腔:「有……」老師接著說:「你回去看看一個左邊比較高,一個右邊比較低」……
這是《野球孩子》紀錄片的開場,花蓮富源國小的小學生們正在上健康教育課,老師大剌剌的問話與學生天真無邪的互動,著實抓住觀眾目光。接下來的場景,開始一一介紹幾個主要的野球孩子,包括他們的家庭生活,還有痛苦的課後輔導…。然後,等待練球的時刻來臨,野球孩子們有的戴著印有「CUBA」的棒球帽,有的唱起「呼啦嘎包皮!呼啦嘎Monkey!呼啦嘎龜頭!」顯然受健康教育課啟發的自編曲調,待鐘響的一刻,各個使出歡愉的精力往球場奔去……
這部由公視製作,沈可尚規劃與廖敬堯共同導演的紀錄片《野球孩子》,紀錄一群愛棒球的小學生,以純真的熱情為團隊、學校、村民爭取榮耀,並為自己即將步入少年留下難忘的印記。本片去年於台北電影節及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上映,大受好評,獲得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今年三月中更獲邀參加瑞士尼恩真實影展國際正式競賽單元。
- Jul 23 Thu 2009 15:53
【推薦】五位臺灣新銳導演對《野球孩子》的強力推薦!
感謝各界的支持與推薦,《野球孩子》屢獲影展肯定和各界好評,更有多位台灣新銳導演好評推文,應廣大群眾迴響,《野球孩子》將在8/14全台上映,再次感動您!!!
《野球孩子》廣獲各界好評: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得獎評語:
- Jul 23 Thu 2009 14:45
【推薦】台灣棒球電影: 野球孩子--花蓮富源少棒逐夢紀實--轉載自「OttoCat棒球新聞雜記」
- Jul 23 Thu 2009 12:16
【推薦】《野球孩子》藝文界人士齊參與這最後一段童年美好時光!--轉載自「彌勒熊電影」
當台灣最需要大家支持電影產業,碰上了眾所矚目的全民棒球運動,會激發出怎樣的火花呢?
倍受影迷們期待的紀錄片《野球孩子》,應台北電影節之邀舉行全球首映,本片在今年台北電影節眾多影片中票房出色,早早就全數售罄。而首映會現場除了本片劇組人員全數到齊外,也吸引許多電影與藝文界人士前往觀賞,本片主要演員是一群少棒隊隊員,使得場面洋溢著青春與朝氣。
《野球孩子》在這次台北電影節所有參展影片中,是繼《曾經愛是唯一》、《花吃了那女孩》與《九降風》後,第四部全數售罄的電影,更是銷售狀況最好的紀錄片。日前便有許多藝文界人士,如公共電視總經理馮賢賢、知名作家黃春明、徐璐、導演王童、李崗與黃明川等,主動向電影公司表示想要出席觀賞,並且自掏腰包購票入場;而在昨天的首映會上,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永萍與前新聞主播,也是立法委員周守訓夫人汪用和,都特別抽空前往觀賞這部誠摯感人的紀錄片,以實際行動替製作團隊加油打氣。
- Jul 23 Thu 2009 10:46
【推薦】台灣紀錄片《野球孩子》 兩岸齊聲肯定!
記錄一群台灣土生土長的小朋友為了一圓棒球夢,在物資缺乏環境中堅持練球的影片《野球孩子》,昨晚(6/12)於第15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中榮獲最佳亞洲紀錄片銀獎,這也是該片繼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後,再次得到大獎肯定;而經過製作團隊長時間努力,《野球孩子》也終於將在8/14日與全台影迷見面。
6/12日晚間,在上海浦東東視劇場盛大舉辦的第15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包括中孝介、黃曉明、翁虹、安以軒、張智霖、阮經天、陳喬恩、鄭元暢、林依晨、楊丞琳、吳尊、汪東城等300多位中外影視紅星盛裝出席,場面好不熱鬧。但最讓台灣觀眾興奮的,莫過於唯一一部代表台灣角逐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作品《野球孩子》,最後不負眾望地,從來自法國、澳洲、韓國與中國的專業評審團手中,拿下最佳亞洲紀錄片銀獎。台灣首次由新聞局帶隊赴上海參展的台灣影視代表團,連日來受到上海各界矚目,這次《野球孩子》獲大獎肯定,更讓大陸民眾近距離理解台灣影視作品旺盛的生命力。
儘管《野球孩子》的兩位台灣導演沈可尚、廖敬堯無法親自出席頒獎典禮,但在第一時間獲知影片再次獲得國際評審青睞後,立刻表示非常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讓中國觀眾更加了解台灣,台灣社會各角落豐富動人的故事,絕對超過他們的想像。曾獲金鐘金馬獎雙料肯定的沈可尚也幽默地表示:「在奧運與經典賽中,中華隊已經連敗給中國隊兩次了,這回影片得獎,我們就是要讓對方知道,不要以為你們人多就一定贏!我們台灣可是非常有「野球精神」的!」導演更期待影片在台上映時能獲得家鄉觀眾最直接的肯定,相約8/14日戲院見。
除了《野球孩子》之外,這次入圍白玉蘭獎最佳亞洲紀錄片的作品還包括「劫後」(中國)、「我的最後秘密」(中國)、「尼古拉的回歸率」(以色列)、「索博爾」(伊朗),以及「備忘錄」(新加坡),最後由紀錄512汶川大地震災區重建的《劫後》抱回金獎。
- Jul 23 Thu 2009 10:20
【影評】Baseball Boys 野球孩子--轉載自【小麻雀看世界】
每個人都有童年,差別在於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度過。
【野球孩子】足以讓人懷念起【囧男孩】裡兩位頑皮男孩的天真爛慢;如果曾經被紀錄片【征服北極】裡三位大男主角努力不懈的精神給打動,那麼【野球孩子】裡,身為原住民的這群孩童為了達到上棒球場的夢想而付出的執著肯定也會令人感動。
【野球孩子】與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偷天鋼索人】那種回憶式的呈現不同。此片在兩年前已經開拍,後製耗費不少時間,若仔細回溯並嘗試去思索「導演一開始想拍這部紀錄片的動機」便會覺得其實很有趣。電影市場上許多叫好叫座的熱門片,紀錄片形形色色,每一部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許多紀錄片肯定令觀眾咀嚼起來並不是特別有味道,好比只是利用在主角們面前運鏡,拉近拉遠,主角們輪流發言,對觀眾而言缺少了種被劇情向牽動的吸引力。但是,【野球孩子】不僅能夠達到記錄片的自然寫實,還不忘幽默逗趣,劇情的豐富性也不遜於一般電影,記錄著一群孩子從在校就學到離開家人的呵護,為了拿下全國棒球大賽冠軍而集體訓練的生活點滴,一直到最終他們面臨比賽的關鍵時刻。正因為每個人都有童年,且【野球孩子】延燒著「棒球」這個不管走到台灣哪裡總是受到台灣人感興趣的話題,即使觀眾並不認識這群來自花蓮富源國小的孩子們,但是他們的一言一語、彼此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那一份期望在全國棒球大賽拿下勝利的決心,卻十分叫人嚮往。
- Jul 21 Tue 2009 15:12
【活動】《野球孩子》首映會將於八月二日台中圓滿劇場登場啦!!
- Jul 21 Tue 2009 10:48
【電影】野球孩子登上大銀幕最終確認, 8月14日 ,我們戲院見!!
- Jul 20 Mon 2009 15:38
【推薦】五個您要看《野球孩子》 (Baseballboys)的理由.. --轉載自「明星養成部落格Starmaker」
- Jul 20 Mon 2009 15:07
【徵文】「我那遺忘的棒球夢」野球孩子徵文活動展開!
即日起,只要以「我那遺忘的棒球夢」為主題寫下你對棒球的感情和故事,四百字以內,題材不拘,格式不限,在8/21號前email到info.ffe@gmail.com。我們將選出最具創意、最有真心的作品,得獎者將有機會獲得星巴克運動休閒包、隨行卡﹙內附紅利點數一點﹚、隨行杯(12oz),做為獎品。得獎作品也將刊登在野球孩子的部落格及部份星巴克門市的社區看板,讓大家分享屬於你們的感動。
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