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孩子最新預告

 

「數學」對很多人來說,幾乎佔了童年與青春的許多時間,凱文也是。

凱文是個十分自在的孩子,他面對攝影機的方式,直視我們的眼神總是耐人尋味。有時充滿驕傲;有時展露輕蔑;有時溫暖友善;有時像是他的隔壁桌同學,那般熟識,沒有距離。

某日的課後時間,凱文的同班女同學教他做數學功課。女孩很有耐性地逐題講解,男孩則看似專心,卻又不太靈光,常常一個簡單的減法,會讓他呆滯許久。那時候的凱文到底在想什麼?別人在吃糖,自己卻受困在數學難題裡;好想放學和大家一起練棒球;那位正在身旁教他功課的女同學(是不是暗戀我);還是他真的在努力做著數學減法?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颱風天,玩樂天
7月25日(二)      天氣:陰雨
 
今天大概是有史以來跟小朋友豁得最開心的一天。拜這個颱風假所賜,馬志恩、林孟旋、李啟文、吳承穎玩了一天,我們也跟著玩了一天。整個早上他們在打美國職棒的PS2,下午加入陳育軒、廖祥鈺等瑞穗幫的,大夥一起在瑞穗的部落活動中心分隊玩起棒球比賽,一個不算太大的廣場,自己畫本壘版,再界定一、二、三壘,畚箕把手當球棒球很簡單,報紙揉一揉用膠帶纏一下就成了,不分學長學弟,也沒有教練在旁嚴厲看管,每個人都樂在其中,氣氛實在歡樂到不行,四年級的學弟都可以在捕手後面當裁判,帥氣地比出out的手勢,得意的咧!結束後,大家就排排坐在路旁吃冰棒,享受著沁涼和流汗後的快感。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這一陣子的努力,
在台北電影節的售票狀況還不差,
目前票也已經快要售完了!
再次謝謝各位親朋好友們的努力推銷,
也謝謝每個去買票支持野球孩子的朋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剪接期間,拼湊<野球孩子>角色與故事樣貌的過程,很像是仔細端詳一張張靜照。在拍照的時候,你常常沒有把握它最後會是如何,直到沖洗了的底片,才有了懊悔、溫暖、甘甜、苦澀的各種回味。
 
三百卷帶子、三百個日子,那是一個全然不同的剪接經驗和挑戰。很多時候,必須安靜地、反覆地看著、聽著電腦螢幕前的每個孩子與大人,然後努力地揣摩他們拍攝當時的心境,他們在鏡頭前到底呈現了什麼?
 
有時開心、有時惆悵、有時孤單、有時憐惜、有時瘋狂、有時煩悶、有時感傷。真實世界裡的孩子情緒瞬息萬變,他們可以前一秒爭吵,下一秒就一起玩鬧,孩子的處世邏輯,基本上不會太複雜,但往往深刻動人。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子開拍前我用了快三年的單色螢幕老手機壞了

挺心疼覺得它陪我渡過上一部紀錄片「賽鴿風雲」的整個拍片過程,對它充滿感情。但不得已,還是換了一隻新的白色手機。

漂漂亮亮的彩色螢幕;可以拍照;還有一大堆我從來不會去用的功能。對我來說,沒差。手機就是拿來接電話打電話和儲存電話號碼的一個隨身物品。

放進每次拍片隨身攜帶的腰包,下花蓮拍片去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聖偉,大家都叫他「阿偉」。阿偉是棒球隊的隊長,球技最好,也是球隊的英雄人物。但他卻是個極為低調、冷靜、規律的小孩,應是某種早熟,或是背負超齡責任的關係。

每次面對阿偉時,從他的眼角中,總會感受到一點拘謹、一點困惑、一點孤單。簡單地說,很多時候的阿偉,很ㄍㄧㄥ,不太像個小孩。

阿偉跟阿媽住在一起,房子的前面有個寬闊的院子,然後院子被簡單的塑膠網給圍繞起來。阿偉待在家裡,除了寫功課、看電視外,最常做的事,就是一個人在院子裡丟丟球,打打瓶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回在學校練完球,跟著啟文回家,除了啟文的阿公阿媽外,迎接我們的總是少不了啟文的弟弟:啟明。
時間久了,慢慢會發現其實他們倆兄弟不怎麼「兄友弟恭」。啟明喜歡黏著哥哥,啟文則常常逗弄弟弟,甚至不太理睬,好像早就習慣老是跟在一旁的啟明。但是很多時候沒有弟弟跟在身邊又不對勁,比如一起寫作業、逛夜市、院子打瓶蓋、看球賽轉播、睡覺…。

有一天晚上,我們待在啟文家裡,倆兄弟忙碌了一陣後,終於做好睡覺前的準備。於是我們待在一旁安靜地等著倆兄弟的睡意降臨,時間一刻刻地過去,倆兄弟似乎精神還很不錯,於是開始說著一句句無俚頭的話,從打火機、按摩,到數字猜謎;從用腳互踢棉被,到用手掀開對方被子…,就這樣又過了一個多鐘頭。
在一陣忙亂後,倆兄弟終於睡著了。那是倆張格外安心、熟睡香甜的臉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比賽後的某個假日,球隊沒練球,我們去找馬志恩。見到他時,馬志恩似乎不想讓我們整天待在他家,又有點想盡地主之誼,於是他跟我們聊到:他常到溪邊和爸爸、哥哥釣魚的事。

所以我們就這麼出發了。前往馬志恩放假常去的溪邊。富源的馬蘭鉤溪。
一如往常,我們陪著馬志恩,然後開始等待。看著馬志恩一個黝黑的身影,不斷在湍流不止的溪裡來回踱步。一陣子後,也許他自己開始覺得無聊,或是靈光一閃,馬志恩突然撿起小石塊,站在巨大的橋墩下,默默地、用力地,刻劃出一條條直線。乍看之下,並不清楚他刻出的圖樣,直到他填上了1到9的數字,我們也才恍然:馬志恩在巨大的橋墩上刻了個「九宮格」。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去年的現在,我開始參與了艱難的野球孩子後製工作,
     面對兩位龜毛導演、300卷不時會出問題的拍攝帶、偶爾就鬧脾氣的器材設備、因後製時間拖
    
太長苦不堪言的協力廠商、還有公視三不五時"關心"進度的電話,居然就這樣也過了一年....

     我想,我應該是所有人裡面,從頭到尾看過這支片最多次的一個人(導演們應該都是一直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球孩子 揮強棒 揚威國際影展

更新日期:2009/03/12 01:02 記者慶正/台北報導

中華棒球隊兵敗東京經典賽,國人扼腕!同樣紀錄著花蓮富源少棒逐夢故事的《野球孩子》紀錄片,卻過五關斬六將,入圍2009瑞士尼恩國際影展國際競賽Regards Neufs單元,揚威國際。

銀幕上,孩子們積極投打練習備戰,其中有彼此間的言語嬉鬧追逐和肢體衝突,有教練嚴厲督軍的魔鬼訓練,這些正是在童年即將結束的前夕,球隊的最後一戰。

導演沈可尚說,影片中隊長阿偉的身影、啟文認真的跟國文老師學習、志恩吐露心中的小秘密以及阿貴帶點稚氣的歌星志願,他們臉上訴說的,不是為了長大當棒球明星或出國比賽,而是發自內心的「愛棒球」!

這個遙遠童年渴望的初衷原點,發人深省!他邀請最近兵敗東京的中華棒球隊,一同來看《野球孩子》,重拾信心!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吐棒球落敗悶氣 台灣紀錄片國際傳佳音

更新日期:2009/03/11 18:36 林朝億

雖然中華棒球隊在世界經典賽遭到挫敗,不過,台灣紀錄片卻是屢傳捷報,有4部國產影片陸續入圍國際著名影展,文建會副主委張譽騰11日在記者會上宣布這好消息;其中拍攝花蓮少棒隊的導演沈可尚還說,希望透過紀錄片,讓球員們找回當年想打棒球的心情。

台灣紀錄片又再傳出好消息!由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與台中市政府共同製作的「大台中紀事2—另眼看台中」6部短片,其中「小城」影片,入圍第14屆 ifva亞洲區競賽單元;而王嬿妮導演的「城市效應」,也同時獲邀參與ifva焦點節目放映,並由ifva推薦參與德國奧柏荷辛國際短片影展。

此外,導演沈可尚及廖敬堯的作品「野球的孩子」以及導演許慧如作品「黑晝記」,也雙雙入圍2009瑞士尼恩國際影展國際競賽RegardsNeufs單元。

導演沈可尚以一年時間,拍攝花蓮富源國小六年級學生打棒球的影片「野球的孩子」;他表示,這幾天看到中華隊被韓國、中國隊打爆了,心裡非常的不甘,好像全世界都在罵中華隊。他很想邀請這些球員們來看「野球的孩子」,找回當年想打棒球的心情。沈可尚說:『他們這些小朋友喜歡打棒球。然後我記錄的時間是在他們童年即將結束,也就是當他們少棒的時期結束後,當他們會開始接觸到越來越多現實的處境:該繼續打嗎?家裡支持嗎?我應該這麼做嗎?這之前,所以這是最後最後一個純真的時刻』。

而跟沈可尚一起拍攝「野球的孩子」以及「小城」的另一位導演廖敬堯則說,身為一位台灣紀錄片的導演覺得非常幸福,因為這裡有許多值得紀錄的故事。廖敬堯說:『一直以來覺得身為台灣紀錄片的工作者很幸福,因為一直覺得台灣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好多好多的情感被人看見。』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個很喜歡看棒球比賽的人

棒球這個運動的技術之精妙對決之精采氣運的流轉數字的魔力總是讓人願意拋開一切完全把生命中三小時放心地交給球賽

 

拍棒球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都很熟悉轉播語言偏偏某種驕傲的使命感逼得你想要更貼近角色傳遞更細節屬於角色的氣息但觀眾看球賽這個層面還是要顧紀錄片又沒有足夠的經費資源大張旗鼓調度於是左思右想我們自以為縝密地調動了六台攝影機,六名攝影師,三組錄音team選擇了一些有別於轉播的邏輯想辦法面面俱到大家躍躍欲試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野球孩子j.JPG 

後山《野球孩子》 疼惜輸的感覺

更新日期:2009/03/12 03:01 邱祖胤/台北報導

連日來國人深陷在中華隊輸球的低迷中,面對失敗的態度究竟是什麼?記錄片《野球孩子》正是拍攝一群熱愛棒球的後山孩子,面對輸球的感覺,以及在告別童年的最後關頭,選擇與夢想奮力一搏的故事,純真而執著。《野球孩子》於○八年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如今入圍瑞士尼恩國際影展。

《野球孩子》由沈可尚及廖敬堯合導,記錄花蓮瑞穗鄉富源國小棒球隊參加畢業前最後一次全國少棒大賽的過程,以及比賽前的生活點滴。小學生涯即將結束,最後雖打進前八強,卻在四強賽就止步。導演沒用煽情的畫面交代小球員的眼淚,只拍攝輸球第二天,小球員的複雜心情。

真摯紀錄 入圍瑞士尼恩國際影展

有人說:「輸球囉,那明天怎麼辦?還要再打球嗎?」有的小朋友則打電動打發時間,或約朋友出去玩。沒想到,最後大家卻又聚集在一起,用紙團和竹棒代替球具,持續過去長期練球的節奏。這份對棒球的愛,平凡而真摯,在鏡頭下徐徐鋪陳。

這支球隊沒有亮眼的成績,比起其他縣市的常勝隊伍,聲勢及實力並無過人之處,為何會挑上他們作記錄對象?沈可尚表示,製作團隊最早從公共電視《台灣棒球百年風雲》影片中,發現一位有著撲克臉教練張茂三,對他的棒球哲學與管教方式感興趣,於是鎖定張茂三和他的球隊。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第六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國際競賽長、短片與台灣映像單元於7日揭曉,並於下午假國美館竹林內廳舉行頒獎典禮。在12位國內外評審數天密集看片、會議及長時間討論後,得獎影片名單終於出爐。澳洲導演羅伯‧紐君特(Robert Nugent)的《彩虹的盡頭》被視為是一部毫無瑕疵的紀錄片,客觀描繪全球市場看不見的力量如何形成社會剝削,勇奪國際競賽長片首獎,獲得獎金美金一萬元。丹麥導演勇本‧卡森(Jon Bang Carlsen)的《人骨祭壇》省思歷史與人生,跳脫一般猶太人大屠殺記憶的處理手法,獲得評審一致的肯定,拿下國際競賽短片首獎,獎金五千美元。

 

台灣獎首獎得主為沈可尚、廖敬堯的《野球孩子》,獲獎金新台幣二十萬元,該片導演在影片拍攝和後製上給予主角小孩們自然的表達空間,是一部有質感,肌理層次分明的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則為許慧如的《黑晝記》,獲獎金新台幣十萬元。亞洲紀錄片獎首獎由中國導演周浩的《龍哥》獲得,獎金五千美元。

 

公視獎觀眾票選獎在觀眾連日踴躍投票的支持下,國際競賽單元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由芬蘭導演亞托‧哈隆納《土語錄萬歲》與澳洲導演珍娜‧梅李維勒《訂作一個寶貝》雙雙獲得。台灣映像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則由導演黃嘉俊《飛行少年》在眾多觀眾支持下脫穎而出。觀眾票選抽獎活動將於11/9閉幕活動中抽出十名幸運觀眾,將獲贈公視提供的精美禮物一份。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球孩子的發行院線的計劃還未成行,

不過今年的紀錄片雙年展有兩場播映,

日期分別是在11/1及11/3兩天在台中!!

詳情可以上2008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網站查詢,

而本次的雙年展的開幕片--大台中紀事2中的"小城",

也是由兩位導演再度合作的作品喔!!!

baseballbo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